- 品种:石龟
- 产地/厂家:广东鹏翔
- 用途:种苗
- 体重:10
- 成活率:99
石龟物种介绍
黄喉拟水龟是水龟中最原始最古老的品种,民间素有“古石龟”之称。这种黄喉拟水龟**的特征,就是有一副几乎是全黒色的底板。因为和三线闭壳龟的黒色底板很相近,(而南方地区只把三线闭壳龟才称作金钱龟)所以两广民间亦称这种全黒色底板的石龟为正宗“金钱底”,也是南方部分地区把黄喉拟水龟统称:“石龟”和“石金钱”的原因之一。这种“古石龟”大都栖息于漂离大陆的沿海岛屿、或半岛中近海的一端,数量稀少并不多见。主要分布于东亚、南亚近热带及亚热带、温带的部分低海拨地区。从黄喉拟水龟的自然分布可见这一物种对栖息地的食物、水质及气候环境等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黄喉拟水龟还具有耐热、耐寒、耐饥渴的特点,是生命力极顽强的龟种之一。
分布于偏南方亚热带一带的黄喉拟水龟底板黒斑的斑块,比分布偏北方的温带黄喉拟水龟的底板黒斑的斑块要大些,并成大弧度马蹄形,而分布温带的北种黄喉拟水龟的黒斑块较小,成无弧度的直排列,且前后黒斑之间多数不连贯。更有些北种黄喉拟水龟的底板,黑斑也逐渐退化成只有小点不明显的黒斑痕迹,或成完全无黒斑的底板,俗称“象牙板”。
石龟外形特征
黄喉拟水龟甲长大约15~20cm,头小,头顶平滑,橄榄绿色,上喙正中凹陷,鼓膜清晰,头侧有两条黄色线纹穿过眼部,喉部淡黄色。背甲扁平,棕黄绿色或棕黑色,具三条脊棱,中央的一条较明显,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黄色,每一块盾片外侧有大墨渍斑。四肢较扁,外侧棕灰色,内侧黄色,前肢五指,后肢四趾,指趾间有蹼,尾细短。
黄喉拟水龟在成长过程中有体色变化,以头部颜色的变化最快。在活动频繁的季节如改变黄喉拟水龟的栖息环境,也许只需数周或更短的时间,黄喉拟水龟的头部颜色就会发生明显变化。人们还发现:在黄喉拟水龟的原始栖息地,栖息在同一处溪流的大约相同年龄段的黄喉拟水龟,它们四肢及甲壳的颜色基本相同。如栖息在布满黒色鹅卵石的溪流中,黄喉拟水龟的壳色也会渐渐地变成黑色,看上去如同溪流中的一块鹅卵石,估计“石龟”的外号也是由此而生。
黄喉拟水龟的体色基本形成南深(色)北浅(色)的趋势。甲壳颜色;南种的大都偏棕黒色、北种棕灰色的较为普遍。头色:由南至北的颜色也是由深向浅的走向:深绿、灰绿、浅绿、越往北越偏黄色。当然,同一地域的种群也会有一些差异,这除了龟类遗传基因的因素外,和栖息地环境,食物及光照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气候环境的关系,黄喉拟水龟的体形大致可分为两种;南部和北部的黄喉拟水龟体型较细小、分布中部也就是亚热带地区的黄喉拟水龟体型较大。这是因为热带夏天高温炎热,而温带冬天寒冷,每年较长时间的夏眠及冬眠都使生长速度放缓下来。而栖息于亚热带一带的黄喉拟水龟,由于生长周期比南北方的都长,所以个体的体型都比较大。
黄喉拟水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因为底板都紧贴地面,不暴露给天敌,也就失去变色伪装的迫切性。龟类底板色斑的变化是最小的,过程也最漫长。许多分布范围较狭窄的种群,底板的色斑基本是完全相同的。所以鉴别底板斑纹也是人们区分龟类各种群的重要手段之一。南北种群的黄喉拟水龟底板斑纹差异在同种属的龟中算**的,这与黄喉拟水龟跨纬度远距离分布有很大关系。当然形成今天这种差异也是适应环境的需要,是黄喉拟水龟在原栖息地经近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化才演变成现貌的。
石龟分布范围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福建、台湾、江苏、广西、广东、云南、海南、香港等地;在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等国。
石龟生活环境
野生的黄喉拟水龟栖息于丘陵地带,半山区的山涧盆地和河流水域中,野外生活于河流、稻田及湖泊中,也常到附近的灌木及草丛中活动,白天多在水中戏游,觅食,晴天喜在陆地上,有时爬在岸边晒太阳。天气炎热时,常躲于水中、暗处或埋入沙中,缩头不动。怕惊动,一旦遇到敌害或晃动的影子,立即潜入水中或缩头不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黄喉拟水龟杂食性,取食范围广喜食鱼虾、贝类、蜗牛、水草等食物,人工饲养一般投喂鱼、虾、肉或家禽的内脏。黄喉拟水龟每年的4月底至9月底活动量大,最适环境温度为20℃~30℃,15℃左右是龟由活动状态转入冬眠状态的过渡阶段。10℃左右龟进入冬眠。3月底,温度15℃左右时龟虽苏醒,但只爬动,不吃食,到4月份,温度升至20℃左右才吃食,冬眠后的龟,体重大约减轻50~100克左右。在池中饲养,水位可超过龟壳高度的2倍或更高些。但池中须设一个小岛,以供龟休息或晒太阳。
新丰县鹏翔黄粉虫养殖专业合作社
潘桂阳
18922405309
沙湾镇东圆南街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