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扑克投资家
导言: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 。埃及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5%,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入来源。
时隔28年,埃及重返世界杯舞台。
却在与乌拉圭较量中,遭到1∶0绝杀,首战折戟。
队中核心人物、有足球界的“埃及法老”之称的萨拉赫,因伤未能出战。
在他26岁生日的这一天,他亲眼目睹了球队在比赛的最后时刻遭到绝杀,在乌拉圭人疯狂庆祝时,萨拉赫除了无奈低头,别无选择。
这个帮助利物浦晋级欧冠决赛的核心人物,是埃及人民无与伦比的骄傲。
在埃及的大街小巷,萨拉赫几乎无处不在,墙壁上的涂鸦、广告牌上的头像都表明,他是埃及为世界舞台培育的一颗超级巨星。
事实上,萨拉赫还肩负着另一项“国家重任”,那就是担任推广埃及旅游业的形象大使。旅游业被视为埃及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占据埃及约12%的国内生产总值。
但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来,由于局势动荡,埃及旅游业大幅下滑,加之恐怖主义的多次袭击,埃及社会安全状况处于堪忧状态。据2017年路透社数据显示,2016年,到访埃及的人数由2011年的1450万降至450万。从2010年到2017年,埃及的年度旅游收入平均为78亿美元,2010年创历史新高,达125亿美元,2016年创下38亿美元的历史新低。
除了大家印象中的旅游业,埃及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当然有,埃及农业尤其是棉花产业,无论是历史还是当前,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北非和中东地区唯一拥有完全垂直整合的纺织工业的国家。埃及纺织工业产业链非常完整,国内约有5500家纺织企业,覆盖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物和成衣生产各个阶段,整个生产流程均可自主完成。
纺织业对埃及的经济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纺织业占埃及gdp比重的3%,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7%。据埃及统计局数据,2017年埃及纺织品及原料的出口额高达27.48亿美元,占埃及出口总额的11.0%,主要销往欧洲和美国。
更重要的是,埃及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培育出了稀有的白色黄金——埃及长绒棉。今天,我们的故事就围绕埃及长绒棉展开。
一、白色黄金——长绒棉
1. 棉花的用途和分类
棉花是地球上生产最广泛的天然纤维(其他天然纤维包括由蚕茧制成的丝;羊毛,由羊或羊驼毛制成;亚麻,由亚麻植物茎纤维制成)。
如果你环视自己的家,你会发现很多东西的原料是棉花:衣服、床单毛巾等等。
许多一次性的产品如棉签、棉球、绷带、纸巾、尿布等等也是由棉花制成的。
棉花甚至可以用来制造纸币和装订书籍。
棉籽也很有用,你也许可以在厨房里找到棉籽油,棉籽也是肥皂、乳液和油漆的原料。
棉花可分成3大类:第一类是纤维细长、有光泽的长绒棉(长度在2.5-6.5公分范围内),包括品质极佳的海岛棉和匹马棉等。长绒棉产量低,费工多,价格昂贵,主要用于高级纱布和针织品;第二类包括一般的中等长度的棉花,例如美国陆地棉(长度约1.3-3.3公分);第三类为纤维粗短的棉花(长度约1-2.5公分),用来制造棉毯和价格低廉的织物,或与其他纤维混纺。
2. 棉花的进化
所有活的棉属物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即5-10亿年前的非洲木棉。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棉的后代逐渐演变为不同的物种。
遗传和考古证据表明,目前商业种植的4种棉花(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棉花)在全球4个不同的地方被独立驯化,所有驯化的棉花品种看起来都很相似。然而每种驯化的棉花都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比如说长绒棉拥有长而柔滑的纤维,陆地棉产量较高。
古代人发现野生棉花植物的纤维可以纺成绳索或纱线并织成布料,并开始种植棉花。他们从最好的植物中采集了种子,并将它们用于下一年的作物。这个选择性育种的过程逐渐将野生棉改变成更加有用的棉花。
驯化的棉花比野生品种具有更多丰富和更长的纤维,更容易从种子中除去。图中显示的是驯养的陆地棉,以及它最亲近的野生亲戚。
3. 棉花中的白金——埃及长绒棉
在所有棉花中,最为金贵的无疑是「埃及长绒棉」,经常被誉为棉花中的白金,许多大牌家纺用品在宣传时,都会把这五个金字招牌标榜起来。同样一件棉织品,使用埃及长绒棉的产品,价格往往会高出数倍。
埃及长绒棉为何如此金贵?
埃及长绒棉质量突出,很大程度是因为它“长”。世界上的棉花可以分为长绒棉、细绒棉和粗绒棉三种,区分的方法就是看棉花的纤维长度。纤维长度超过2.5厘米便可以称为长绒棉,而长绒棉中的贵族——埃及长绒棉的纤维长度,一般都在3.3厘米以上,品质最佳的吉萨45长绒棉甚至可以达到6-7厘米。棉花纤维越长,它所能纺出来的纱线就越细越长,用它所制成的纺织品,支数就越高。而支数越高的纺织品,更加细密顺滑。高档衬衫和床上用品对支数要求很高,所以埃及长绒棉一般都被用于奢侈品级别的衬衫与床寝用品。
二、埃及棉花产业史
1.埃及被裹挟进全球化进程中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国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然而,不仅仅只有北美在奴隶种植园种植棉花,还有一个人也看到了棉花经济的潜力。
1798年,拿破仑率法军入侵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由于战线过长,且英、奥联军与埃及人民的骚扰十分强悍,孤军深入的侵埃法军最终于1803年被英军在亚历山大港彻底击败,被迫撤回本土。法军被逐出埃及后,英军不久也撤出。代表奥斯曼帝国中央进入埃及参战的阿尔巴尼亚雇佣兵团首领穆罕默德·阿里帕夏趁此权力真空夺取了埃及的统治权,当上了埃及赫迪夫(奥斯曼土耳其语,意为总督)。丧失自主权数百年的埃及由此获得实际独立,但仍在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为了满足军事改革的巨大支出,他将海岛棉引入埃及作为经济作物,并将埃及的农业经济重点定为棉花。由于英国纺织业愿意出钱来买这样的棉花,阿里下令埃及农民必须种植棉花,不许种其它作物。在收获时期阿里本人将所有的收成都买下,卖给纺织厂。这样他将整个埃及的棉花收获变成他自己的垄断。
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并促进棉花出口,阿里兴修水利、 扩大耕地面积并提高复种指数;修建公路并开凿运河,便利农产品运输;强化棉花专卖,以便榨取更多利润。一位英国观察家曾记录这一时期埃及大地主和小农在棉花销售中的不同境遇:“如果不是迫于帕夏的强制,农民不愿也很少会种植棉花。有钱有势的种植者能够保护自身免受政府税吏和其他代理人的榨取和欺骗,所以帕夏支付的棉价还比较划算;但是贫困小农完全在政府官员的掌控之下,他们的境遇往往非常悲惨而且遭受无情洗劫:通常他们在所收获的棉花品质较好时才能以正常价格出售棉花,在重量方面则受到欺骗……”
欧洲市场上的棉价上涨与阿里的政策使埃及种植结构开始发生巨变,棉花播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贸易结构出现突变,棉花在出口商品中举足轻重;政府通过控制棉花生产和垄断棉花贸易攫取大量财富。
3. 美国南北战争成就了埃及的棉花产业
由于美国拥有大面积可适应种植棉花的土地及廉价的劳动力,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变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棉供应商。下图是从1800年到1860年之间,棉花占美国出口的比重。在内战爆发前夕,棉花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57.5%!
富有戏剧色彩的是, 南北战争刺激了印度、 埃及和巴西的种植园主和小农种植更多的棉花, 并导致了世界上的广大地区第一次与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结合在一起 。战争开始重新构筑棉花世界,并且这一构筑是根本性的和长期持续性的。这是在全球棉花帝国中如此重大的事件, 以至于埃及经济史学家明显地认为这是在埃及世纪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
在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棉花出口急剧减少,世界棉价陡增。1859年棉花价格为每堪塔尔12.25美元(1堪塔尔=50千克),1861年10月利物浦棉价接近1860年均价的2倍,1862年10月棉花价格又翻了一番,1863-1864年7月棉价相当于美国内战前棉价的4倍多。大英帝国以及1857年成立于棉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棉花供应协会”开始面临缺棉困境,迫切希望埃及增产棉花。
英国棉花专家和“棉花供给协会”坚信,埃及是当时唯一最适合种植和出口棉花的地区。英国主动提出将帮助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与种植园主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并改良运输条件。英国的改良轧棉机运至埃及,同时向棉农派发良种,并详解播种方法。1862年夏赛义德应邀访英,受到英国政府和棉花供应协会热情接待。在访英期间,赛义德向曼彻斯特棉纺织厂主保证,1863年的埃及棉花产量将超出历史最高水平50%。赛义德在回国后立即命令大地主将1/4地产用来种植棉花;要求在棉花去籽、净化和打包过程中注意提高棉花品质。赛义德还将棉花出口税从10%降至1%以便鼓励出口。棉花的广泛种植使出口量从1861年的59.6万增至1863年的128.7万堪塔尔,棉花出口产值占全部出口产值的比重从1861年的不足40%增至1863年的约78%。埃及成为依靠棉花出口的单一作物经济国家。
4. 埃及大规模发展棉花产业
在1882-1922年英国统治埃及时期,英国极力提高埃及的棉花产量和出口量,力图使埃及继续成为英国的棉花产地和棉纺织品销售市场。英国驻开罗首任总领事克罗默宣称:“英国对埃及的政策,首先是要求埃及向英国出口棉花,然后再进口纺织品。因为埃及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生产是它的首要任务”。
1922年英国政府承认埃及独立,1923年埃及宪法颁布,埃及进入宪政时代 (1922-1952年),在形式上取得独立,英国的控制遭到削弱,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由此导致的棉价波动是影响埃及棉花播种面积的首要因素。棉花播种面积在可种植面积中所占比重跌宕起伏,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夕最高,达到37.53%,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的1931-1932年最低,降至20.02%。这主要是由于1931-1932年国际棉价比20世纪20年代末下降2/3。
5. 埃及棉花产业的全球地位衰落
1953年6月18日,埃及共和国宣布成立。穆罕默德·纳吉布将军成为第一任总统。1954年纳吉布在纳赛尔的政变下,宣布辞职。1956年6月,纳赛尔担任总统。但这以后,埃及棉花产业风光不再。埃及棉花出口量在1952年为27.0万t,到1970年为28.5万t,此后大幅下降,1981年为17.8万t,1990年为3.9万t,199.年为1.5万t。此后数年棉花出口量仍然萎靡不振。埃及超长绒棉和长绒棉的出口量占世界同类商品出口量的比重,从20世纪30年代的75%降至70年代的30%-40%,此后则继续下降。
具体来看,埃及棉花产量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到达顶峰,随后持续下滑,在九十年代下滑较快。最重要的原因是埃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为保证粮食安全,埃及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小麦种植面积从1985年到1992年间扩大了75% , 小麦总产量增长150%。因此,棉花种植面积不断下滑。
我们还观察到埃及棉花出口大幅萎缩,这不仅是因为埃及棉花产量的减少,同时是因为埃及逐步建立的自己的轻工纺织体系,在国内进行整个产业链上的生产活动,直接出口的棉花有所下降。
三、并不成功的埃及棉花产业政策
农业在埃及经济中的比重虽有所下降, 但依然十分重要。1953年农业在埃及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32%, 1966年占18% , 1990年占17%。农业人口1952年前占总人口70%,1966年占55% , 1990年农业人口为2123万人,占总人口的41%,农业出口创汇占出口总值的20%。正是由于棉花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出口换汇的重要性,政府对棉花生产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政府除了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指导,提供贷款以及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等之外。最重要的是控制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的贸易。从1965年起,政府控制下的合作社垄断棉花收购,政府迅速取代棉商而成为主要中间人。村民基本丧失成为直接市场主体的核心权利。
在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与穆巴拉克执政初期,棉花的国内售价主要受制于政府的规定。棉花平均出口价与政府收购价的差额构成政府的隐性征税额。政府对出口棉花的隐性征税额和税率在1974年分别为19920万埃镑和82.6%,到1976年分别为6200万埃镑和84%。1976年棉农以22埃镑/t的价格将原棉卖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