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重点推进改革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湖南省常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经验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是衡阳市所辖的县级市,有1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364个村、44个社区。自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较好地完成了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有改革任务的400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等工作,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00个,其中股份经济合作社131个,实现年分红591万元。选准试点先行
作为全国第二批改革试点单位,常宁市筛选了社区型的宜阳街道、山区型的洋泉镇、矿产资源型的柏坊镇和农地流转型的西岭镇4个乡镇的12个村(社区)作为改革试点村(社区)。在试点过程中,摸索出“十一步工作法”,即成立改革机构、培训骨干、村民表决启动改革、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通过方案、筹备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大会、召开成立会及选举产生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班子、发放证书及登记注册、总结完善。先后制定了《成员身份指导意见》《股权设置与管理办法》《股权有偿退出办法》《股份继承办法》《成员登记备案制度》《股权抵押、担保贷款》《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等政策性文件。在工作过程中,每个步骤都精心组织,环环相扣,为全市的改革铺开提供了模板。改革试点工作经历了从上热下冷、到群众不冷不热、再到干部群众热情高涨的变化,逐渐统一了干部群众思想,基层党员干部和村民尝到了改革“甜头”,许多村(社区)争当改革试点村(社区),由“要我改”变成了“我要改”。
紧扣重点推进
始终把握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设置和股权管理四个重点。在清产核资上,坚持“程序规范、过程公开、账内清查、账外核实”的原则,按照“清查核实、公示确认、建立台账、审核备案、汇总上报、纳入平台”的工作程序,实行两轮公示。首先核实村级固定资产,厘清债权债务,然后摸清耕地、林地、水面和建设用地等资源性资产情况。对所有资产实行两榜公示,再召开成员代表会予以确认。经清查核实,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为100543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190万元),比清查前增加49735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为271.42万亩,其中农用地总面积235.87万亩。如三角塘镇新铺村,通过清产核资,彻底厘清了2008年村账乡管以前未接管的债权债务,改革得到群众一致拥护。在成员身份确认上,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利益,根据实际情况从宽界定,明确11种应当认定、9种不予认定和7种由村民代表会议表决认定三种类型。依照“户主申报—调查核实—审核甄别—户主确认—三榜公示—大会审议”的工作流程,开展成员身份确认。农业村主要以改革基准日实际在册的人口情况登记为基础,城中村、城郊村和村改居社区以祖居户为基础,进行成员身份确认。如城北社区,现有7653人,以1983年村改居时为基础,认定为成员的只有248人,由于工作到位,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没有出现矛盾纠纷。全市共审议相关人员89.93万人,其中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75.33万人,成员身份确认比例为83.77%。未认定为成员的,主要是国家公职人员、空挂户等。在股权设置上,在全市已成立的131个股份经济合作社中,绝大多数村只设立了成员股,未设集体股,只有少数村设置了集体股。成员股的种类,最少的1种,为人口股,最多的有6种,为人口股、土地股、农龄股、资金股、贡献股、扶贫股。在股权管理上,全市所有村(社区)均采用“生不增、死不减”的静态管理模式,以减少利益冲突,降低管理成本。如庙前镇中田村,村民将古民居房屋入股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古民居出租给常宁市交通旅游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设置股份23756股,1290名成员全部领到股权证,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5万元,2017年全体成员分红总额24.9万元。
瞄准多点发力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组施策。对有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村组,着力抓资产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等。全市有128个村(社区)实现了“资产变股金”,量化集体资产2915万元。如宜阳街道城北社区,将门面等资产500多万元量化到每个成员,在全市率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又如洋泉镇洋泉村,有6个门面,占地面积1100平米,价值600万元,全部量化到2103名成员,并发放股权证,打消了村民对资产流失的担心。对没有集体经营性资产,但土地流转面积大、产业基础较好的村组,积极动员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鼓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按面积量化到人、登记发证到户,农民按股分红”的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全市有56个村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实现了“资源变股权”。如胜桥镇尹桥村,成员以500亩耕地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规划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和烤烟种植,2017年实现经营性收入17.8万元,全体成员保底分红共15万元。对既没有集体统一经营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又没有产业项目的村组,重点抓好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确权确股不确股值”的方式,由集体经济组织配股到户到人,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直面难点创新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难点,常宁市巩固并运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成果,创新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模式。一是资产经营型模式。全市有134个村(社区)利用城郊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物业经济,通过经营、盘活集体资产,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44.25万元。如水口山镇松阳村,投资建成宾馆1栋、门面4间和1个面积达60亩的旅游休闲岛,全村量化经营性净资产940.19万元,2018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38万元,年度分红7.93万元。二是资源开发型模式。全市有106个村(社区)依托林业、水面、旅游等资源优势,发展林业、养殖业和旅游服务业,年创收204.12万元。如塔山瑶族乡狮园村,改造村集体茶园2500亩,每年创承包收入2.28万元。三是股份合作型模式。全市有91个村(社区)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经营,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88.39万元。如西岭镇石山村,动员社员以土地入股370亩,开发石山休闲公园,2017年实现经营性收入18.4万元,全体社员保底分红共计6.09万元。四是产业带动型模式。全市有108个村(社区)通过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方法,做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文章,流转土地40万余亩,引进农业企业30余家,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0家,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为265.60万元。如西岭镇桐江村,流转耕地1658亩、林地5300亩,组织全村进行烟叶和油茶生产,2017年村集体烟叶税返还款达24万元,为全体成员增加油茶收入20余万元。五是服务创收型模式。全市有34个村(社区)通过给政府、企业或个人提供小区物业、市政管理、基础建设、社会养老等服务,年创收73.94万元。如柏坊镇杨家湾社区,根据落户在辖区内企业职工较多且老龄化严重的现状,开发建设养老服务设施,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91万元。
通过改革,村级组织架构呈现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三驾马车”并行的新局面。目前,全市先行试点的40个村(社区)正在积极探索政经分离。依托资产监管平台,建立和完善了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制度,资产评估制度,资产清查制度,资产运营管理制度、非经营性资产运营管护制度、财务民主管理与公开等规章制度,形成了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经济发展活力有效释放出来,助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村一业”的新路子。
来源:农民日报
往期回顾: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一)——北京市海淀区:挖掘集体经济发展新动力 助力新型城市形态构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二)——天津市滨海新区:创新工作机制 加大改革力度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三)——河北省馆陶县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四)——“三个三”打开改革新局面“三满意”绘就发展新画卷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是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专业从事现代农业规划的研究单位,主要承担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职能。
规划所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城乡规划学专业为基础,结合农业经济、城镇生态与环境、建筑与园林设计等研究方向,开展包括市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都市农业规划设计、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国家农业公园规划、农业综合体规划、农业产业集群规划、生态旅游农业规划、农业产品加工规划设计、农业设施景观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领域的研究与规划工作。
同时可以为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定制化专题培训和咨询服务,并以自主研究开发形成10余个专题课程,完成培训近百场。
近期规划研究重点: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前期研究
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产业强镇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村庄规划
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田园综合体
全程机械化农场
设施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农村投资机会研究
涉农企业战略咨询
农场园区企业管理咨询
……
农业规划咨询,专注于心,专业于行
手机/微信:吴老师 13910786667